冒牌國企層出不窮打假組合拳下“李鬼”的生存空間還有多大?
冒牌國企層出不窮打假組合拳下“李鬼”的生存空間還有多大?
入庫時間:2023-07-05|字體:| 下載收藏 語音播報
作者:張曉翀  來源:新京報
近日甘肅某公司在逾300億元的招標項目中假冒國企子公司身份被拆穿事件,再度引發(fā)社會對假冒國有企業(yè)問題的關注。事實上,近些年個別企業(yè)通過違規(guī)借用、套用和冒用“央企”“國企”的名稱,以獲得地方政府或金融機構的信任,在企業(yè)融資、項目土地、投資合作等領域獲取便利和利益的現(xiàn)象屢有發(fā)生,這不僅讓真正的國企背了很多問題黑鍋,也讓不少地方政府、金融機構和投資者苦不堪言。

分析人士指出,上述行為既嚴重損害了國企的信譽,也擾亂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(huán)境,造成了相關合作方的利益損失,觸碰了誠信為本的紅線,更有甚者已經涉嫌了違法犯罪。

打擊假冒國企行為持續(xù)不斷

對于假冒國企的行為,近年來國資委等有關部門高度重視。2021年以來,國資委在開展打擊冒牌央企專項行動之外,分別公布了三批共計823家假央企,其中第一 ……
繼續(xù)閱讀(剩余:83.75%)
請登錄后識別閱讀權限!

掃碼在手機上打開本文
DN:N23440020230704N
? 2003-2025 國資數(shù)據(jù)中心  版權所有   未經許可,均不得轉載有    網安備51019002001697號